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幼师资源 > 幼儿教案

幼儿园大班教案

时间:2023-10-28 17:09:29 晓怡
【实用】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

【实用】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

作为一名教职工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

作者:辛丰中心幼儿园 朱春华

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。

2、学习分工合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。

准备:

1、油菜花实物若干,供幼儿实际观察。

2、春游时的照片,让幼儿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黄色的美景。

3、教师画好油菜花枝干的画纸若干(每桌一张),水彩笔、油画棒

过程:

1、导入:

师:上次我们春游时,在野外看到了一种金黄色的花,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,你们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?(油菜花)

2、观察油菜花的外形。

1)观察花的外形。

师:请你们来看看它有几个花瓣?花瓣是什么形状的?

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?

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?像什么?

你还见过什么花?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?

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。

教师总结:油菜花是金黄色的,有四个花瓣,花瓣是椭圆形的。

2)观察枝干及菜叶。

师: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?它们是怎样排列的?

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?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?

幼儿观察后回答。

3、幼儿合作绘画。

师: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,打扮我们的教室。

1)幼儿自主商量分工。

师:前些日子,我们画过美丽的台布,小朋友们回忆一下,台布我们是怎样画的呀?

幼儿回忆上次合作绘画的场景。

“今天我们也想画台布一样画油菜花,现在请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,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花瓣,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叶子。”

幼儿学习自己分工,分好后向大家作介绍,让大家听一听合不合理。

2)幼儿合作绘画,教师巡回指导。

要求能力强的`幼儿画好后再添画一些别的事物。

4、展示幼儿作品,相互欣赏。

1)请每桌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内容,并说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。

2)提问:你最喜欢哪幅作品,为什么?

5、教师小结。

表扬分工合理、绘画有创意的绘画小组(共坐一桌的幼儿)。

大班美术活动:我设计的花车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。

2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、观察力、创造力。

活动准备:

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、图片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讨论:

1、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?

2、与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?

二、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,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。

三、讨论: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?

四、幼儿设计草图

1、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车辆。

2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。

五、讲评

我们是小小设计师:介绍自己设计的“花车”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

游戏适用范围:

本游戏适用于阶段性复习或期末复习时使用。适用内容为①偏旁与肚体字组成生字;②拼音—音节词与生字— 词语配对;③生字与生字组成新词。 因为该游戏的形式接近于游园会上猜灯谜形式。故学生参与面广,参与热情高涨。有效地将拼音、生字、词语的复习完美得融和一体。

活动目标:

1、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、颜色、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。

2、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。

3、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
4、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,并学会自我保护。

5、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。

游戏准备:

1、准备三根长绳以及三种不同颜色制成水果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张。(用红色卡片做草莓,黄色卡片做香蕉,绿色卡片做雪梨。)在教室的三面墙上各拉一条绳子,用以系绑这些小卡片。

2、将同颜色同形状的卡片按照数量等分,分别写上两组内容,如: 红色卡片:一半写偏旁、一半写独体字。 绿色卡片:一半写拼音或音节词,另一半写生字或词语。 黄色卡片:写上不同的生字。

游戏操作过程:

导语:秋天到了(期末到了),瞧,我们果园里的果子也快丰收了。(师手指绳子上挂着的小卡片)让我们一起去果园摘果子吧。可是,这些果子有个奇怪的特点,不能一个一个地摘,需要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同类朋友配成一对后一起从树上摘下来。 生齐:“果子高高挂,欢乐对对碰!”

1、以游艺园的活动方式,全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组水果进行配对游戏。

2、学生独立完成一组配对后,从“树上”摘下两个果子,拿到“领奖处”,说明配对理由。若是红色卡片这组(偏旁加独体字)的,可以说:“提土旁和‘里’组成‘埋’,埋葬的埋。”若是绿色卡片(拼音或音节词配生字或词语)的,可以分别读一读拼音和词语。若是黄色卡片(不同的生字),可以说:“‘地’和‘球’组成词语‘地球’”。

3、学生汇报后,若配对、朗读都正确的,即奖励印章一枚,继续游戏。

4、若配错对,请学生把果子送还原位,不得奖章,但可以继续参赛。

5、在规定时间里,比比谁获得的奖券多,按照先后顺序,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分发相应活动奖品。

活动反思:

找朋友,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,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,按照物体特征找朋友,能把成对的物体进行一一对应的匹配。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找朋友的快乐,活动开始,我用帮我的手套宝宝的形式导入课堂,吸引了孩子的`注意力,激发了幼儿的兴趣,活动中,我让幼儿帮我找朋友,之后利用互动游戏《碰一碰》让小朋友边唱儿歌边找自己的好朋友,音乐游戏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,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。一节数学活动课,要让幼儿观察的同时然后有机会说、能说、大胆说,幼儿在先,教师在后。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,详细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。整节活动虽围绕活动的目标,但也有不足:

1.对于藏在小椅子下面的手套可利用实物,不用另画;

2.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目标多讲讲物体的特征(图案、颜色等),并多给予幼儿自主阐述的机会。给予幼儿自主机会的同时,更要及时回 ……此处隐藏883个字……p>

3、能力因素:大班学生思维活跃,动手能力强,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也有相应的组织纪律性。

二、活动目标

1、充分体会传统节日的氛围,使春节这个传统佳节的年俗能够得到完好得继承与发展。

2、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和家长合作,完成一至两道简单的菜肴,体验春节的'乐趣。

3、学会分享、交流、合作,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,同样在遇到难题知道“人多力量大”的道理,和同伴合作解决。

4、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。与老师与家长共同欢度佳节。

三、活动重难点

1、重点: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体验,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。

2、难点:理解春节这类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,树立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理想。

四、活动准备

1、物品准备:春联、红灯笼、窗花、福字等基本的教室布置、橡皮泥;

2、素材准备:喜庆的传统春节音乐和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或PPT;制作饺子的材料;

3、节目准备:师幼准备的各类节目;部分幼儿家长莅临。

五、活动过程

(一)话题讨论导入

1、什么节日要贴福字和春联、挂红灯笼?

2、什么节日,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,可以拿到压岁钱?

(二)了解春节的习俗

1、大家一起贴福字和春联、挂红灯笼,感受春节浓浓的喜悦氛围;观看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,了解各地春节不同的风俗。

2、师幼准备的联欢会,譬如乐器演奏、朗诵、童话剧、舞蹈、歌曲等,老师、幼儿、家长共同联欢。

3、在老师指导下,让幼儿体验了包饺子、煮饺子、吃饺子的乐趣,知道饺子可以有很多种馅,每种馅都有各自的营养,不可以挑食。

4、老师发橡皮泥,幼儿操作。

(三)延伸

幼儿园和家长紧密配合,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至两道拿手菜肴,在活动当天带来幼儿园,和小朋友、家长、老师一起品尝。品尝的全程播放喜庆的春节音乐。

六、活动结束

1、

2、
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

科学活动:

《鸡蛋浮起来了》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实验,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,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。

2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、实验、记录,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经验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

引导幼儿通过观察、实验、记录,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经验。

活动准备

塑料瓶、鸡蛋、筷子、记录纸、盐、白糖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质疑,引起兴趣

鸡妈妈买菜回家,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。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,找呀找,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,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,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。 (孩子自由发言),小朋友真聪明,想出这么多办法,可是鸡蛋容易破碎,我们能不能让鸡蛋自己浮起来呢?今天我们就来做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。

二、导入课题

1、出示材料:进行介绍。

2、猜测记录:(边出示记录纸)你们猜一下,糖水能使鸡蛋浮起来还是盐水能使鸡蛋浮起来,(幼儿猜测)请小朋友先把自己刚才的猜测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记录在纸上。

三、幼儿实验,师巡回指导

1、提醒幼儿搅拌时要轻,搅拌要有耐心,搅拌完把筷子放入盘里。

2、提醒幼儿实验时要专注,不断观察其中的.变化。

3、实验完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。

四、幼儿交流实验结果

老师把幼儿的实验结果统计在黑板上。请实验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实验的过程。师鼓励幼儿再次实验。

五、幼儿再次实验,体验成功的喜悦

1、抛出问题:现在我们实验都成功了,心情怎么样?让我们一起告诉鸡妈妈这个个好办法,“把盐放进坑里搅拌,鸡蛋就会浮起来了”。可是鸡妈妈还有个问题:为什么盐水能使鸡蛋浮起来呢?请你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书上或者网上查阅这个资料,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?

2、整理结束:现在我们桌上都是东西,小朋友会把它整理干净吗?怎么来整理呢?

延伸活动:请小朋友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实验的结果,再用其它材料(例如:糖、醋、味精等)做实验并观察结果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

活动目标

运用多种形式练习稳定的节奏感,初步培养幼儿的多声部协调配合的能力。

活动准备

1.扑克牌1副,插牌用的底卡4条(自制,以便将幼儿创作出的节奏卡片展示出来)。

2.金属类(三角铁、碰钟等)、木制类(双响筒、响板等)、散响类(串铃、铃圈等)、鼓类4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,分类摆放在小椅子下面。小椅子在活动室内摆成半圆。

3.金属类、木制类、散响类、鼓类打击乐器卡片4张,磁板1块。

4.录音机,《老友进行曲》、《铃儿响叮当》音乐磁带。

活动过程

1.幼儿听《老友进行曲》,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,按顺序坐在小椅子上,随音乐拍手。

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地上摆8张背面向上的扑克牌(简称白卡片),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。教师从左到右指卡片,幼儿看教师指挥打拍节。(教师注意在指挥这8拍时,正好与《老友进行曲》的一个乐句合拍。)

幼儿节奏拍稳定后,教师任意将一张白卡片翻过来(正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花卡片),表示拍到这一张时空拍。

如: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

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

教师可任意改变花卡片位置,同时点指卡片指挥幼儿拍节奏,游戏玩到《老友进行曲》结束。

2.提问:刚才玩的花卡片、白卡片游戏还可以怎么玩?

(1)花卡片代表一个字,白卡片代表一个字。

如: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

叮叮当叮 当当叮叮

(2)花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,白卡片拍身体的.一个部位(即声势)。

如: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

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(拍)

3.请幼儿摆卡片设计语音和身体声势。

幼儿分4组围坐,每组发8张牌,1个插牌用的底卡。幼儿讨论,教师巡回指导。

分别将每组插好的卡片贴在磁板上,各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己创编的节奏及语音、身体声势,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。

4.猜一猜,花卡片和白卡片还有几种玩法――用打击乐。

幼儿自选乐器坐在相应的小椅子上,师生协商哪一类乐器打哪一条节奏卡片。将4类乐器卡片贴在相应的节奏卡片旁。此时花卡片代表空拍。

(1)放《铃儿响叮当》音乐一段,各组幼儿敲打击乐,教师指挥。各组可调换节奏卡片。

(2)教师提建议:4类乐器和4种节奏一起打,每1组请1名幼儿指挥,放《铃儿响叮当》音乐,练习一两遍。

如果4类乐器合在一起打,幼儿掌握不了,也可以两类乐器打一种节奏卡片,另两类乐器打另一种节奏卡片。

《【实用】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