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实用】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1、通过自制座位票,了解座位票中"排"与"座"的意义。
2、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,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。
3、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。
4、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。
5、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具:一张大的"排"、"座";1~4排的"排"标记。
2、学具:幼儿每人一张写有"____排____座"的纸、笔
活动过程:
一、自制座位票
1、认识排,幼儿自做"排"号。
师:"看!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,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,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,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,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,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。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?"
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。
师:"小朋友看,这是什么字(排)?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?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,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,你是第几排的。"
2、认识"座",幼儿制作"座"位号。
师:"请小朋友把笔放下,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?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?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,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,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,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,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。"
幼儿做出相应动作。
师:"小朋友看,这是什么字(号)?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?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,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,你是第几排的。"
3、认读座位票
师:"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,这就是座位票,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。"
幼儿:"三排四号..."
二、交换座位票,学习看票找座位。
师:"请小朋友把笔放下,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,大声地读出来,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。"
小结: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,要先找到"排",再找到"座"。
三、活动结束
师:"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?请小朋友想一想,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。"
幼儿:"电影院。"
师:"小朋友知道得真多!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,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。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?"
幼儿:"好!"
活动反思:
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,逻辑性很强的学科,有着自身的'特点和规律,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。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,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,让他们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。大班幼儿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经验,怎样让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,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,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了《找座位》这个大班数学活动。
小百科:座位,包括厢座,香港所指的卡位,及餐厅、交通工具、戏院等一种对坐的座位。座位有些是按票子对号入坐,有些是排队先到先得,不设留位,通常有不准霸位的规定。座位,有时错写为坐位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设计思路:
开学后孩子们上大班了,成了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,看到小班弟弟妹妹们早上来上学哭哭啼啼的,孩子们都很想去帮助他们,逗逗他们,想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让弟弟妹妹们喜欢上幼儿园,每天都开开心心的。同时为了培养这些大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好品质,我们设计了“大带小”系列活动——“做一回哥哥姐姐”。
目标:
1、能主动地与弟弟妹妹交往并能始终带好弟弟妹妹活动。
2、在活动中,体验做哥哥姐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。
准备:
1、大班幼儿已建立生活自理方面的经验。
2、与弟弟妹妹已有初步的接触。
3、自制小礼品。
重点:带好弟弟妹妹活动。
难点:带弟弟妹妹参加主题活动。
过程:
1、讨论结识弟弟妹妹的方法:
(1)幼儿商讨怎样使弟弟妹妹认识自己并喜欢自己的.方法。
(2)教师记录幼儿交友的几种方法并给与概括:要很热情主动。送一件小礼品。可以抱抱弟弟妹妹。向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名字,在大~~班。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一下大家的好方法,与弟弟妹妹交朋友,体验做哥哥姐姐的快乐。
2、制定计划:
(1)准备带弟弟妹妹参加什么游戏?
(2)怎样使他们玩得高兴?
3、执行计划:幼儿分别寻找弟弟妹妹进行自由活动。
4、交流做哥哥姐姐的体会:
(1)介绍自己刚才与弟弟妹妹交朋友,参加活动的情况:如:“你结识的弟弟妹妹的名字叫什么?在哪个班?你们参加了哪些游戏?
(2)谈谈自己做哥哥姐姐的体会和想法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、须根、块根三种。
2、帮助幼儿根有储水、吸水等作用,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,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。
3、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。
4、在活动中,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。
5、通过观察、交流与讨论等活动,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,知道一切都在变。
活动准备:
有各种各样的根的植物若干。
活动过程:
(一)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。
1、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。
(1)小朋友,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?(葱、青菜……)
(2)请你们仔细看看、摸摸、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?(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)。
(3)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,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?(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)。
2、教师总结: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。
(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,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。)
(二)根的吸收。
1、听故事“小鹿和大树的对话”。
(通过故事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:根吸收营养,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。)
2、看图片“根的吸收”。
(通过图片的直观让幼儿形象地了根的吸 ……此处隐藏2776个字……张没有线)、记录单、笔。
3.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认识种子。(2分钟)
(一)出示状元豆、黄豆、红豆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。
师:今天,熊博士带来了一些豆子,请大家看一看、说一说这些豆子叫什么名字?它们的大小,颜色有什么不一样?
(二)鼓励幼儿自由观察,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。
(三):状元豆是多色的,最大;黄豆是黄色的,比较大;红豆是红色的,最小。
二、种子排队。
(一)第一次探索活动:感知数量相同,不同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。(8分钟)
1.出示操作图一,提出操作要求。
师:现在,熊博士要考考小朋友了.它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10颗不同的豆子。请小朋友在每条线上摆上10颗相应的豆子(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)。排队的时候要从红星开始,一个靠着一个,让种子站在线上。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,排完后放在桌上。听到音乐结束,马上回到坐位。
2.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3.讨论交流:为什么都是10颗种子,排出的长度不一样呢?
4.:三种豆子中,红豆最小,排的队伍最短;状元豆最大,排的'队伍最长;黄豆不大不小,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。相同数量的种子,颗粒越小排列越短,颗粒越大排列越长。
(二)第二次探索活动:感知不同种子,排列长短相同时,数量不同。(15分钟)
1.出示操作图二,提出操作要求。
(1)介绍操作图。
师:看看纸板上有什么?这三条线怎么样?
(2)设疑:不同的种子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,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?
(3)交代探索要求,幼儿操作。
师:请小朋友们在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的每条线上摆出相应的豆子,从红线的地方开始,一个接着一个摆,使三种豆子排成的队伍一样长。数一数: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多?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少?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。在操作时要动脑筋、保持安静,把双面胶纸撕下时放在篮子里。听到音乐结束,马上回到坐位。
2.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3.讨论交流:红豆、黄豆、蚕豆排成的队伍一样长吗?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,红豆用得最多,蚕豆用得最少呢?。
4.:排成一样长的队伍,豆子颗粒越小,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多。豆子颗粒越大,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少。
三、结合生活实际,进一步理解。(3分钟)
(一)师手拿海洋球、乒乓球,设疑:
(1)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,谁的队伍长,谁的队伍短,为什么?
(2)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,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?为什么?
(二)师幼共同验证。
四、游戏《走钢丝》。(2分钟)
(一)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。
师:熊博士要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,名称叫走钢丝。钢丝很细,大家要从线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,数数你用了几步?
(二)师幼示范游戏一遍。
(三)幼儿两两进行走钢丝的游戏,来判断脚的大小。
活动延伸:
在美术区各种种子、胶水、画纸等,引导幼儿进行种子装饰画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教学目标:
1.初步理解古诗意思,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。
2.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,有节奏的朗读古诗。
3.借助图文并茂,以图为主的形式,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,激发阅读兴趣。
4.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,大胆参与讨论。
教学准备:
李白,白帝城,猿,小舟的图片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回忆古诗,引入课题。
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,还记得静夜思和古朗月行吗?让我一起来念一下吧!
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谁啊?(李白)
李白是唐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,你们想不想见见李白啊?(出示李白的照片)。李白的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古诗,有些是我们学过的,有些是我们没有学过的。
二、感受古诗,理解古诗大意。
1.导入古诗,初次欣赏古诗。
师:“今天,徐老师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李白的诗,题目叫《早发白帝城》。”(教师完整朗诵古诗)请你们听仔细了哦!
2.揭题释题。
师:“刚刚老师把古诗念了遍,看看谁的耳朵最灵,听清了古诗的题目,请你来说说看。(引导幼儿说出题目早发白帝城)
师:“那你们知道早(早上)发(出发)白帝城是什么意思吗?”(早晨从白帝城出发)
师:“今天老师把从白帝城拍来的照片也给带来了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帝城是什么样的把!”(出示图片)。这个就是白帝城。
3.再次欣赏古诗,理解整首古诗大意
师:“一大早,诗人李白乘着小船从白帝城出发,到千里之外(很远之外)的江陵去,一路上,他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,也听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?你们知道李白看到了,听到了什么吗?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古诗,然后请你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。(完整朗诵,注意节奏)
师:“你们从古诗中听到了什么?”(教师重复幼儿说的古诗)
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(引导幼儿学说古诗)
小结:刚刚我们小朋友都听的很仔细。那你们想知道古诗中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是什么意思么?(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`白帝城,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。)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的意思是:耳边仍然响着沿岸猿的叫声,轻轻的船儿早已越过千山万岭。出示猿,小舟的图片。(诗人站在船头,耳边想起了猿猴的啼叫,这一处的叫声还没有停下来,由于小船飞速而下,诗人又听到了另一处猿猴的叫声,两岸猿声连成一片,可见船行的速度真快。)
我们可以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,先听老师来念一遍。(边打节奏,边念)
三、教师指导幼儿念古诗
1.教师指导幼儿朗读。(注意节奏)
2.幼儿集体朗读。(教师声音放轻)
3.请个别幼儿表演。
朝辞//白帝//彩云间,
千里//江陵//一日还。
两岸//猿声//啼不住,
轻舟//已过//万重山。
结束:老师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可棒了。现在,我们一起在来念一遍,好不好?(用好听的声音,注意节奏,语气。)
教学反思:
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,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,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,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。因此,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。只有学生对课文本身感兴趣才愿意学,才有可能学好。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,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,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,以学生旧积累的知识入手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,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,热情地参与学习。以词的理解带动对诗歌的体会很快地启迪了学生的思路,成功构建了交流时畅快讨论、这样“以境促思,以思促说”为学生顺利进行交流而架桥铺路。